• 芜湖市三山区人民法院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文化长廊 > 诗歌散文

那年那楼那群人

发布日期:2018-08-30阅读:字体大小:[ 大 ] [ 小 ]

1988年夏,适逢小学毕业,此前的每个暑假,我基本都是在爸爸部队的驻地——浪岗,一个浪花不断、涛声不绝的孤独海岛上疯玩度过的。但这个暑假不同,爸爸已经从部队转业到繁昌县法院工作,为了不致虚度年华,我被要求每天带上书本跟爸爸一起去上班。

法院坐落在县城中心,也只有一个审判法庭可供开庭审理刑事案件。审判台和旁听席都简陋而陈旧,窗户又高又小,愈发显得法庭阴暗又森冷。由于大门面向街口,于是每逢审案之时,总有不少人因为好奇进去坐着听听,但往往是听了一段儿发现没有感兴趣的“故事”,便渐渐散了。

办公楼在法庭旁边的一处大院,进门就是一栋旧旧的三层小楼,被法院和检察院“割据”左右。后面还有一栋两层小楼,似乎刚刚修缮过,爸爸的办公室就在那儿的一楼一隅——行政庭。因为背阳,办公室潮湿的空气中还夹杂着刚粉刷过石灰水的气味,但只要房顶上吊扇的叶子旋起来就会送来阵阵凉爽。屋内面对面摆放两张办公桌,擦得锃亮的玻璃台板下压着爸爸的制服照:军装样式、大沿帽、肩章,看起来和他之前穿军装的照片并无太大区别。由于是刚成立的行政庭,因此空荡荡的办公室只有他“光杆司令”一人。窗外就是长满青苔、爬着鼻涕虫的土石壁,每每看书看得腻了,我就会盯着它们出神,爸爸却从未对我行使过“监督”之权,因为他正忙着看书,准备参加法律业余大学的招生考试。为了这场考试,这名“老转”一直践行着自己要“笨鸟先飞”的诺言,待我初中开学后,他更是开启了每晚学习到深夜的模式,常常一觉醒来却发现他还在聚精会神,念念有词。那时,我就觉得爸爸真是不简单,这么枯燥乏味的书竟然也每天甘之如饴。再后来,只记得有一天他带回了考试顺利通过的好消息,我们全家都像过节一样高兴。

当我读大二再到这所法院的经济庭实习时,熟悉的办公楼经过了一轮轮修葺,仍尽职尽责地守在那儿默默承载着更多的人和事,而我已不再是大家眼中的“小不点”。我对大家交办的各项任务感到既新奇又颇具挑战,也特别想做好每桩小事学到真本领。冬天一大早到办公室的第一桩事就是一起合力生上火盆、烧上木炭取暖,这样在办公室内开庭或谈话时,当事人和法官、书记员都不至于太冷。记录时,我必须全神贯注于法官和当事人所说的每一句话,并迅速在脑子里归纳总结,右手不停歇地奋笔疾书。每沓厚厚的笔录完成后只要是得到了承办法官的首肯和赞赏,我一天的脚步都会轻快到飞。

为方便大家外出办案,县法院曾在90年代初,给每位干警配置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,有了这样的新装备,在县城范围内办案可就便捷多了。我经常坐在法官们的自行车后座上,跟着他们进企业、访银行,还走街串巷到当事人家上门调查、调解。案件数虽不多,但件件都是精工细磨出来的,调解率也很高。最后用来定分止争的裁判文书由法官们手写誊好审批后,再交院文印室统一打印。我所要做的就是将铅字打印机上打好的蜡纸拿到复印机上夹稳、涂油墨,再用滚筒来回慢慢推匀。往往在一份份鲜亮干净的文书“出炉”之前,一不留神,自己已成了“花脸”。

再后来,我也从事了法院的审判工作。从我跟随爸爸一起到法院“上班”算起,至今已有30年。这期间,民主法治进程不断推进、公民法治意识日益提升,作为法院大家庭中的一员,我见证了法院的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,见证了法院队伍的正规化、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的不断加强。而记忆,又以这样一种方式,让往事一幕幕定格。再回首,唯有感谢岁月的洗礼,和记忆中的那栋楼和那群人……

 

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三山区人民法院 方慧